2005/06/19 15:00~18:30 天氣:那還用說!陰啦!
今年的菊島之旅訴求為深度、輕鬆,因此環南的部分我們僅參觀幾個景點,去年走過的風景區,我們便不參訪,如此,每年的澎湖行,才有不同的感觸,第一站我們先抵達鎖港。
設定鎖港為第一站,很隨意,也衝著阿吉及網路上介紹鎖港有名的米糕而來,因爲對我而言,每一次的旅行,不僅僅是放鬆心情,參觀著名景點而已,美時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work hard!life hard!這是小獅王告誡我的!所以每一段的旅行,我都很認真的玩,用心及感官去紀錄未曾拜訪過的世界,即使所費不貲,只要是旅程快樂,充滿歡笑,我都願意付出一切,來換得精神上的享受。(又離題了!)不畏大風雨再加上永遠亂七八糟的路標,走縣道204號轉201再由澎27轉進,終於來到鎖港的南北雙塔,此二塔並非在一起,而是分据鎖港的南北兩方,為鎖港里當地的鎮風塔,又稱“鎮山子午寶塔”,首先,我們先到北塔,瀏覽了一下塔外的簡介碑,此塔真正的興建時間不確定,但根據當地耆老的說法,大約有兩百年歷史,雙塔分別稱為“南五塔”及“北子塔”,簡介碑當中有詳細的介紹,我將照片丟在相簿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瀏覽一番;雙塔都為九層,個人研判高度約為四公尺至五米半左右,南塔較北略大些,雙塔以蛋糕狀層層相疊,至於外覆石材,以觸感及目視研判應當是砂岩(好像在寫也外地質踏勘報告),石材中間填塞水泥,以致於看不到塔中間的狀況,但我想應該是半實心吧!南塔的部分已經開始有龜裂的情形發生,第一、二階已有明顯的裂痕,多沿水泥砂漿接縫開裂,應當是年久失修所造成,不太可能是地震所造成(因為先前有個案子在澎湖,有稍微了解一下澎湖的地震狀況)。澎湖當地處處可見類似南北塔的陣風塔或是石敢當之類構造物,有些地區,甚至有幾個石敢當,分別鎮守島嶼的個個角落,相當有趣,且石敢當的造型不若台灣如此儉樸,僅在石頭上刻上“石敢當”三個字,而是皆獨具造型,如吉貝缽狀的石敢當、鎖港塔狀的鎮風塔、七美金龍寶塔等,相當有趣,來年,應好好拜訪一下石敢當群。
對了,剛剛都沒提到鎖港米糕,沒錯!今天沒有開店啦!可惜可惜,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整理澎湖的美食,鎖港米糕可是必吃不可的小吃,嗯!明年再來品嚐吧!其實鎖港還有幾個景點可以參觀與長時間停留,如鎖港浮潛、磯釣等,沒關係,未來的七年,甚至是更久,我年年都來澎湖,一定有機會參觀及參觀與這些活動。
離開鎖港,下一個想去參觀的地方是蛇頭山,其實這在澎湖並不是很有名氣的景點,只因為曾在網路上看到有文章敘述蛇頭山滿山的天人菊,因此,想來欣賞一下所謂的滿山頭的天人菊,也因為過去兩年,拜訪澎湖的時間點太晚,皆錯過了天人菊盛開的季節,今年,是要好好來賞一下天人菊。乍到蛇頭山,看到景象有點荒涼,只有滿山滿谷的仙人掌及熱鬧的“夜總會”,以及幾個紀念碑,但是蛇頭山的風景相當不錯,其與馬公港遙遙相望,抵達蛇頭山時,巧遇台華輪開往高雄之航班啟航,心情相當雀躍,也有點淡淡的傷悲,也許對於看著船隻離開港口,或是火車駛離車站之類的畫面總會感到相當難過使然,你不知道船上或是火車上所載運的是哪些人們?有著什麼樣的心情?
由蛇頭山往左手邊走登上原木階梯,有兩個看起來像門框之類的意象,拍起照來不錯看,屆時,我又想到,這裡為何沒有歌手來拍MTV呢?這框裡可以看到蔚藍的世界在眼前跳動,多麼有生命力!登上高台後,視野相當不錯,可以遠眺紅毛城遺址及玄武岩海岸線,網路上曾提及,此蛇頭山附近有一白色珊瑚海灘嶼附近之玄武岩岩塊之海岸線迥然不同,但很可惜,我查看了很久,就是沒見著這白色沙灘,也許是賞灘地點錯誤,來年,可要好好翻閱書籍了解了解;順著原木階梯往海邊的方向逐階而下,相當顯目的紀念碑便出現在眼前,蛇頭山有三個紀念碑,分別是“法軍將士陣亡碑”、日軍松島鑑紀念碑,“荷軍紀念碑”,光是看這三個比鄰而立的紀念碑就可以了解,在過去,澎湖蛇頭山的軍事地理位置是有多麼重要,我站在原木的階梯上,幫大夥拍了幾張照片,然後望向海邊,配合著今天陰雨綿綿的氣候,想像烽火相連的畫面,衝擊很大,卻也很平靜,大海似乎在告訴著我,我已歷經這麼多的磨難,卻還是堅守崗位,屹立不搖,為何你的意志卻是如此薄弱?我愛海,也害怕他,因為他給我太多得啟發….,但我卻迷惑了,堅持下去,是對的嗎?
替風雨中的紀念碑拍幾張照,然後順著路往停車場的方向走回去,沿路終於見到外黃內紅的天人菊在風中搖曳,天人菊是生命力很強的植物,不管面對了冷颼有勁海風,或是間應的玄武岩地質,總能在澎湖的各地看到他的蹤跡,還記得在做山水溼地案時,曾建議規劃公司噴天人菊草籽,讓海堤也有當地特色,但是設計單位認為天人菊太醜而作罷;其實賞花與欣賞一個人是相同的道理,花而雖嬌美,剎見時,會被其所算發出來的魅力所吸引,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嬌豔愈滴的花兒開始凋零,大家開始認為花期長,始終能散發出淡淡香氣的花才是好花,如蘭花;欣賞一個人,不也是這麼一回事,我也越能理解,為何年紀越大、越有內涵與氣質的男性,是越陳越香。
尚有一個景點,我與大靜認為非常不錯,可以介紹給大家,有機會去一趟蛇頭山可以留意一下,就在欲爬上一陡坡上蛇頭山與碼頭交會的地方,兩旁重滿了綠色的植物,特別的是,兩旁的樹翠綠的很,顏色幾近相同,由下往上望,感覺世界都是你的了!另外由省道拐進頭頭山的路旁,有幾幢咕咾石所搭建的屋舍,雖然多破舊不堪,但有另一蕃風味,很懷舊,很令人感傷,如過您有機會再次路過,不妨聽下腳步,聆聽他們的歷史。
再次踏上縣道201,往風櫃的方向前行,短短的五分鐘,我們便到達風櫃,在到達風櫃之前,旅人們一定會被入口所興建的溫王廟所吸引,其規模大、金光翊翊,光是廟內那面花費一億元所打造的金箔牆就夠嚇人了,更別提其他的構造物或是跤趾陶等等了。
參觀溫王廟行程結束後,便沿著指標行進至風櫃,一年了,去年可是一票人興高采烈,頂著大太陽前來聽那“噗噗聲”,這一年當中的人事變化有點大,但風櫃的景色依舊,就連路旁販賣的藥膳蛋都散發出相同的香氣;踩在奇岩上,觀察潮汐的變化,有了前兩年的經驗,告誡自己千萬不能站的太近,以免又變嚇的魂飛魄散,於是靜靜的站再旁邊等待聆聽那期盼一年的火吹風櫃聲,以及海水由海蝕洞中噴出時所激起之浪花,等待總需要運氣;妙妙也因為好奇,所以走近我們,且將頭往風櫃洞裡望,他運氣可真不錯,就在此時,有各不小的浪來襲,海水衝上風櫃洞,噗噗聲夾帶著水花自洞內噴發出來,妙妙也因為這樣被水花及聲音給驚嚇到;想起去年的我,如果我不也是如此受到驚嚇,也許我對於風櫃的印象也不會這麼深刻,去年的此時,我可是被那激起的浪花及其所夾帶的風給吹起帽子呢!很單純的一個景點,但我還是覺得有趣,每年都來吹吹風也無妨,享受一下小小的刺激;我總喜歡在危險的邊緣去挑戰,去享受歷劫歸來的快感,享受生命當中的小小漣漪。
往下一個目的地前行,就造著原定的計畫,前往山水海灘看一下風景吧,研究了路線,便又再次上路,今天的澎湖天氣雖然不佳,但心情始終很愉快,就連看著海,都會在嘴角揚起一抹微笑,保持著這樣的好心情,很快就到達山水海灘了,抵達山水海灘前,我跟大靜因為看到一幢咕咾石所蓋的屋舍,且保留的相當完整,於是,又忍不住停下腳步來拍張照,今天的天氣,欣賞古蹟,最適合不過了(我又想起了那年鹿港的古蹟巡禮....),大靜側著拍,仰著拍,試圖找出最佳角度拍出他想要的感覺,看著大靜的背影,沒想到大靜也是性情中人,喜歡看看古蹟,嗅著建物所散發出的歷史氣息,聆聽他們的故事,甚至是幻想著裡頭曾經住過的是什麼樣的人們?就如同我對於鹿港意樓,始終保持著幻想….,我想,古蹟就像是一部好書,當中過往的畫面,都由這位讀者自行想像,這就是賞古蹟的樂趣。
踩上山水海灘的堤岸,眼前所見到的海灘相當廣闊,但不曉得是因為海岸線不斷後退的關係,還是氣候使然,這海灘雖然較蒔裡廣闊,但風景就是不如蒔裡,我想以後可以建議,想玩水或是沙灘排球,就來山水吧!想要散散心、看個風景就去蒔裡吧!同樣在澎湖,相隔幾公里遠,卻有這麼多不同的景色,澎湖啊澎湖!叫我怎能不將心留予妳?
山水沙灘旁有兩棟閩南式的建築可以好好觀察,因為房子是建於海邊,需抵擋強烈的海風,因此房屋的結構不但兼具美觀還具有防風的功效,處處都可建設計時之用心;山水海灘旁有棟民宿,在網路上也是小有名氣,來年也許可以試看看,希望有一天真的可以輕鬆的躺在沙灘上,吹著海風,看著星星,睡去....。
- Jun 29 Wed 2005 21:00
2005澎湖行<0616紀事--環南之旅:馬公->鎖港->蛇頭山->風櫃->山水海灘->菜園>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